我国传感器行业国产化日盛将不再依赖进口
传感器产品急需国产化发展,不能长期依赖进口市场分析:“十二五”规划我国安防行业产值年均增长20%RFID标签未来5年年均增长21%左右物联网应用已从政府政策扶持进入市场导入期,传感器作为物联网基础,处于产业链上游,在物联网发展之初受益较深。但传感器已成我国物联网发展瓶颈。
据分析,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落后,国内传感器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化缺口巨大,目前传感器进口占比80%,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达90%。国产化需求迫切。
国内传感器厂商占据中低端市场从发展态势看,国内传感器厂商有三种情况:
一是民营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占据了中低端市场,传统技术和装备手段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产品的制造要求,市场发展状态良好。除个别厂家在个别品种方面将国外生产的芯片拿到国内封装出相关产品、占据市场较大份额外,其他高端产品均是国外厂商在垄断。
二是外资企业的产品占据国内高端市场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并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把持高端市场,这种势头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转变。
三是国有企业发展处于平稳增长状态,总体上跟不上国外最新技术发展的步伐,除少数厂家外,总体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是因为传感器技术发展快,工艺和制造设备更新快,许多新设备国内厂商无法制造等原因造成的。并且设备的单台价格少则几十万美元,多则数百万美元,绝大多数厂家靠自身积累很难购买新型设备,致使在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无法跟上国外企业飞速发展的步伐。
我国传感器业取得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数量方面,通过多年的积累,随着装备的改进,产能在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几乎以每年近一倍的速度在增长;二是在品种方面,除少数品种外,目前国内能够生产多数品种的产品;三是在质量方面,国内厂商开发的多数产品性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产品质量开始接近国外产品水平;四是在新产品方面,由于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工艺技术和加工手段的差距,我国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少。面临的问题在于:原创技术少、新型加工手段缺少、工艺装备落后、持续发展的体系没有建立。物联网产业进入市场导入期,传感器迎来黄金发展期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31%。汽车、物流、煤矿安监、安防、RFID标签卡领域的传感器市场增长较快。
汽车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57亿只,是目前的14倍以上;物流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100多亿,是目前的十几倍;煤矿安检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数百亿元;安防传感器市场的规模增速将和安防行业的产值增速同步,“十二五”规划我国安防行业产值年均增长20%;RFID标签卡进入市场开拓期,未来5年年均增长21%左右。
传感器技术领导者易转型为整体方案商,成长空间更大,竞争力更强,是投资的首选目标。
1、在物联网战略下,传感器国产化需求迫切,传感器行业的国内领导者更受政府扶持;
2、作为物联网发展瓶颈,传感器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优势环节,也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整体方案市场空间更大,是传感器企业的长远目标,传感器核心技术的领导者更易转型;前景虽好,但面临几大挑战传感器是构成物联网的基础单元,是物联网的耳目,是物联网获取相关信息的来源。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等极其之泛的领域。我国传感器市场也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最近几年,中国的传感器年度销售平均增长达到了39%。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有关部门,2010年我国传感器市场销售额将达到632亿元上海三广主要经营集成电路、偏冷们芯片、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开关电源、进口currentsensor、accurrentsensor、电流开关currentswitch、accurrentswitch和电流感应开关currentsensingswitch、accurrentsensingswitch以及各种常用电子元件,下设一独资子公司,三广景芮,主要从事:DR维修培训、X光机维修培训、数字胃肠机维修、DR维修、东芝CT维修和X光机维修等等医疗设备维修及培训。
在技术方面,我国传感核心技术缺乏,成为行业发展、甚至物联网产业进步的阻碍力量。
在企业方面,我国传感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很难和世界级大型公司竞争。在政策方面,我国行业专业激励政策不明确,企业不易得到辅助。
在市场方面,我国传感器业面临中高端依赖进口、低端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上周,搜狐汽车跟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美国天合公司签订了3年的合作协议。天合公司副总裁彼得·雷克介绍了未来的汽车安全设计趋势以及新的技术。
记者:能否谈谈在汽车安全系统设计上有什么新的趋势?
彼得:主要有三大趋势,一是未来传感器在汽车安全系统里的应用会越来越多。现在欧洲已经考虑得比较多了,未来5到7年内,在这个应用上会跟发达市场更接近;二是转向系统逐步从液压转为电子控制;三是安全气囊方面,侧气帘的使用会越来越广。因为气囊在侧面的设计使得它在弹出后与车门或者车内其他系统的重叠部位减少,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约束性能,降低乘员在碰撞事故中弹出的危险。
记者:您提到的传感器的应用,成本会否比较高?
彼得:确实,现在有传感器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在欧洲一套大概1500欧元,未来随着规模扩大,预计进入到中国的时候大概市场价格能控制在200到300美元。这种驾驶辅助系统在中国的市场空间很大,因为目前在中国使用率还不到1%。
记者:刚看到资料介绍你们有种比较前沿的车顶安全气囊的设计,什么时候能够市场化?
彼得:这是我们用于保护前排乘员安全的新型安全气囊的设计布局,安装在挡风玻璃上方的车顶内,这种设计不需要把气囊安装在仪表板内,大大降低了仪表盘的开发成本。这种设计在欧洲已经有车辆使用,2到3年内预计会进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