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散传感器的宏观经济判断
A.方法论
离散传感器是能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的产品,其销售业绩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有助加深对离散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的理解,从而为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提供依据。
分析逻辑为:
1、确定或至少假定一个未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
2、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指标与影响离散传感器市场发展的指标进行有效关联,从而得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与离散传感器市场发展的关联特征,并作出对离散传感器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
3、根据以上对离散传感器市场发展作出的趋势判断,对比行业内现有产品销售模式、供应链模式等特征信息,进行发展趋势与行业特征的匹配度分析,从而归纳出离散传感器未来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B.经济运行趋势的判断
2012年,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在世界经济复苏、外部需求恢复较快增长的拉动下,2012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长超出预期。我国出口恢复高速增长、出口规模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
2012年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通胀压力趋于增强
2012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中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下半年通胀压力加大,各季度GDP增速也将呈前低后高走势。但在经济增长企稳回升的同时,通胀压力趋于增强。从美、欧、日等经济体已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正增长,按照传统经济学定义,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并进入复苏状态。但是,多数发达国家实体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所以,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略好于今年。
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2012年,政府加快价格改革步伐,依靠市场机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分步骤实施利率、汇率、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理顺煤、电价格,完善天然气、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提高非农用水价格。另外国家针对各地区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差异,进一步合理分配指标,积极探索有利于结构优化、技术进步、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逐步降低的实现机制,不断巩固和提高节能减排成效。